中國出口激增威脅拜登產業政策

拜登總統耗資數萬億美元振興美國製造業、加快向清潔能源轉型的努力,與中國廉價出口商品的激增產生了衝突可能會抹去對拜登的經濟議程至關重要的投資和就業機會拜登正在考慮採取新措施,保護電動汽車生產和太陽能電池板製造等新興行業免受來自中國的競爭。週三在匹茲堡,總統呼籲對中國的鋼鐵和鋁產品徵收更高的關稅,並宣布對中國得到大量補貼的造船業展開新的貿易調查。「我並不是在尋求與中國的對抗,」拜登表示。「我尋求的是競爭——公平的競爭。」工會、製造業團體和一些經濟學家表示,要確保拜登龐大的產業政策不被使用相同的新興技術但成本更低的中國貨所淹沒,政府可能需要採取更多措施來限制中國的進口。康乃爾大學研究貿易政策的經濟學家埃斯瓦爾·普拉薩德說:「這是一個非常明顯、迫在眉睫的危險,因為拜登政府的產業政策主要關注的不是傳統的低技能、低工資製造業,而是新的高科技製造業。「這些恰恰也是中國加大投資力度的領域,」他說。美中都在利用大量的政府補貼來刺激經濟增長,並試圖主導他們認為將是本世紀最重要的全球市場:為了避免災難性的氣候變化,旨在加速全球擺脫化石燃料的技術。但是,他們為這些產業提供資金的方式卻有很大不同。中國官員向工廠投入大量資金,包括國有銀行向那些本來可能無法生存的企業提供優惠的貸款,以幫助抵消房地產危機和國內消費疲軟。這些工廠通常依靠低成本勞動力運營。中國的工廠現在以通常遠低於競爭對手的價格出口商品,這為中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動力。其他國家稱,在某些情況下,中國企業向海外虧本銷售產品。拜登也在將聯邦資金注入目標行業,希望通過高薪工作培育創新,並且開闢通往中產階級的新途徑。他簽署了一項基礎設施法、一項以半導體為重點的先進制造業法,以及他的氣候法《通貨膨脹削減法》中包含的一系列生產激勵措施。這些法律帶來的支出和減稅,已經促使企業宣布了數千億美元的美國新工廠投資計劃。其中一些援助是有附帶條件的。政府規定,聯邦撥款的條件是企業支付相對較高的工資或為工人提供托兒服務。其他的信用額度則取決於工廠使用在美國開採或生產的零部件。拜登在連任競選中強調要創造更多高薪工作崗位,尤其是有工會保護的崗位,但一些經濟學家擔心,這些改變企業行為的努力將破壞他的核心產業政策目標拜登和他的經濟團隊日益將中國進口產品視為對總統議程的直接威脅。他們正在考慮對從中國進口的一些戰略產品徵收新的和更高的關稅,並對中國技術展開了多項調查,如電動汽車和其他聯網汽車的軟體以及其他組件政府官員注意到,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廉價的中國鋼鐵和鋁材出口激增,掏空了美國的製造業中心。儘管進口大量受補貼的太陽能電池板、電池和電動汽車,有助於遏制通膨和應對氣候變化,但政府官員認為,無論是從政治還是在經濟角度來看,導致失業和企業倒閉的可能性都太高了。在拜登政府試圖證明中國應該縮減清潔能源技術生產之際,這些相互矛盾的目標構成了挑戰。「一方面,拜登政府正在盡一切努力增加可再生能源產品的消費,」自由意志主義研究中心卡托研究所的貿易專家史考特·林西科姆說。「另一方面,它警告中國不要出售廉價的可再生能源產品,儘管這些廉價產品將會促進美國人消費我們正在鼓勵的產品。」

拜登正在考慮採取新措施,保護太陽能電池板製造等新興行業免受來自中國的競爭。美國財政部長耶倫上週訪問中國時,就不公平的貿易行為向中方官員發出了警告。週二,拜登在匹茲堡發表聲明之前,美國政府官員表達了對中國產能過剩的擔憂。「中國政策驅動的產能過剩對美國鋼鐵和鋁行業的未來構成了嚴重風險,」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萊爾·布雷納德在與記者的電話會議上表示。「中國不可能靠出口來實現復甦。中國太大了,不能讓它自行其是。」中國官員也對拜登政府提出了類似的抱怨。在回應針對北京造船業補貼的新調查時,中國商務部官員發表聲明稱,「中國產業的發展是企業技術創新和積极參与市場競爭的結果,」而不是不公平的國家支持。「我們敦促美方尊重事實和多邊規則,立即停止錯誤做法,回到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中來,」官員們說。但是,抱怨中國新一輪出口浪潮的並非只有美國人。歐洲領導人也提出了類似的擔憂,包括德國總理肖爾茨,他在本週對北京進行正式訪問期間,抱怨中國商品在歐洲虧本銷售。歐盟正在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進行自己的調查,最終可能導致對這些產品徵收關稅。歐盟已經實施了一項碳邊境稅,預計這將對環境監管更寬鬆的中國產生影響。新計劃將根據與進口商品生產相關的碳排放徵收關稅。墨西哥和巴西也在對中國進行反傾銷調查,這可能導致新的貿易限制。法國財政部長布魯諾·勒梅爾週三指出,過去15年來,歐洲對華出口與進口之間的逆差增加了兩倍,需要採取更多措施來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歐洲必須在貿易和貿易關係上亮出自己的牙齒,」勒梅爾說。他解釋說,雖然貿易戰會造成損害,但歐洲應該接受中國和美國已經採取的那種產業政策。「我只是想強調,歐洲需要更好地保護自己的經濟和產業利益,」他說。過去,美國及其盟友一直難以協調一致地應對中國的競爭給國內產業構成的威脅。瑞銀全球財富管理首席投資官馬克·海費勒說,這一次情況可能會改變。他說,中國製造業出口的成功,可能會成為美國和歐洲在貿易問題上「採取更協調反應的催化劑」。在本週舉行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春季會議上,加強保護主義的主張得到了體現。儘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警告稱,關稅是對全球前景的威脅,但高層經濟政策制定者解釋了他們為什麼認為保護本國產業的措施是必要的。「製造業投資激增,而這些行業的產能利用率非常低,」耶倫在談到中國在綠色能源技術上的支出時說。「有了這些補貼,中國的產能超過了全球需求,未來10年內可能都是如此。」 「所以這不是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她還說。美國政府面對著採取更多措施保護國內工業的壓力。正值艱難連任競選的俄亥俄州民主党參議員謝羅德·布朗上週呼籲拜登,禁止已經面臨高關稅的中國電動汽車。他稱中國的電動汽車是「對美國汽車業的生存威脅」。拜登在2022年宣布兩年內暫停對中國進口太陽能電池板徵收關稅,實際上允許更多太陽能電池板進入美國市場,此舉令布朗和其他製造業支持者感到不安。拜登在2023年否決了一項兩黨法案,該法案將在2024年6月兩年暫停到期之前恢復這些關稅。拜登還面臨著提高中國電動汽車或其他清潔能源技術零部件關稅的壓力。華盛頓外交關係委員會高級研究員、曾任拜登政府美國貿易代表顧問的布拉德·塞策說,目前電動汽車電池組的關稅為7.5%,但這些電池組的零部件關稅為25%。他說,較低的那個稅率需要提升。塞策還指出,中國長期以來一直將補貼提供給在中國製造和採購產品的公司,有時還要求這些公司為中資所有。「要在中國具有先發優勢和成本優勢的產業部門進行建設,你需要有一個絕緣的市場,並且使用中國已經使用過的一些工具,」他說。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