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分析/社融數據走弱的「特殊性」\李靈修

  通常內銀在季末衝量後,下季初都會迎來信貸小月,但公布的4月社融數據還是較市場預期的弱。其中,M2(廣義貨幣)按年增7.2%,較3月8.3%回落;M1(狹義貨幣)按年降1.4%。M1-M2剪刀差錄8.6%,較3月的7.2%有所擴大。

  關於4月社融數據的「特殊性」,我們可以從三個層面來理解:

  首先,近期監管部門出手嚴查金融體系的資金空轉問題,特別是銀行通過「手工補息」操作以高息攬儲的目的。所謂手工補息,就是銀行變相突破存款利率授權上限,吸引一些融資成本較低的客戶,先貸款再存款,藉此實現息差套利。此舉使得銀行存貸款規模虛增,但對實體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不足。

  4月上旬,官方發文要求,各家銀行立即對手工補息行為開展自查,並於2024年4月底前完成整改。停止「手工補息」後,部分活期企業存款或轉而配置其他金融資產,對M1增長形成一定壓力。

  其次,今年以來,10年期國債收益率持續上行,推動相關理財產品投資的收益率上升,點燃了企業部門與居民部門購買理財的熱情,銀行存款開始向非銀產品分流。這一趨勢也影響到了信貸規模,近期人民銀行也多次發聲提示債市風險。4月社融數據公布後,10年期國債收益率短期出現跳水,相信理財資金將會持續回流銀行存款。

  再次,政府債券淨發行量低於去年同期。數據顯示,地方專項債1至4月累計淨發行規模較去年同期少增6107億元人民幣。不過,監管層正在積極推動政府債券發行,如財政部近期表態要「指導地方合理把握專項債券發行節奏」與「持續抓好增發國債資金監管」。此外,多間媒體報道指,超長期國債的發行工作即將開啟。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