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政府大幅提高對華關稅,電動汽車關稅增至100%

拜登總統週二宣布大幅提高對一系列中國進口產品的關稅,包括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半導體和先進電池,以求讓美國的戰略產業免受新湧現的一批競爭對手的衝擊,他說這些競爭對手得到了北京的不公平補貼。總統還正式贊同了川普總統的政策,維持對價值3000多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的關稅。拜登在2020年競選總統期間批評這些關稅是對美國消費者的徵稅拜登此舉是貿易戰的最新升級,總統最初承諾至少廢除川普的部分關稅,但他現在呼籲對中國採取強硬態度,以吸引中西部及其他地區的搖擺選民,拒絕把任何地盤讓給競爭對手。這些措施還反映出,當初川普無視共識與中國展開的貿易對抗,正成為拜登的政策基礎,同時他還把焦點放在對美國具有戰略重要性的行業上,比如清潔能源和半導體。拜登在白宮發表講話時表示,他的政府「將對美投資與具有戰略意義和針對性的關稅結合起來」。拜登將自己的做法與川普進行了對比,台下的聽眾包括幾個工會領導人以及鋼鐵、鋁材和其他製造商代表。「我的前任承諾增加美國的出口,促進制造業。但他什麼也沒做。他失敗了,」他說。演講結束後,一名記者問到川普關於中國目前正在經濟方面「吃我們的午餐」的說法,拜登進行了回擊。「他可是一直在喂他們吃的,」拜登說。拜登的決定受到勞工領袖、許多民主黨議員、一些行業組織甚至環保主義者的讚揚,而共和黨全國委員會則猛烈抨擊,抱怨拜登對中國不夠強硬,從中可以看到一場新的貿易政治爭鬥正在掀起。全美零售聯合會代表了許多採購或銷售中國產品的公司,它呼籲拜登改變做法,取消關稅。該組織負責政府關係的執行副總裁戴維·弗倫奇在新聞稿中說,「隨著消費者繼續與通膨作鬥爭,政府最不應該做的就是對進口產品徵收額外的稅,這些稅將由美國進口商支付,最終還是由美國消費者支付。」只有包括科羅拉多州民主黨州長賈里德·波利斯在內的少數政界人士贊成這一立場。「這對美國消費者來說是個可怕的消息,也是清潔能源的重大挫折,」波利斯在社群媒體上寫道。「關稅對美國人來說是一種直接的累退稅,這種增稅將打擊每個家庭。」白宮官員說,增加的關稅將適用於每年從中國進口的價值約180億美元的商品。對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增加了三倍,從25%提高到100%,是增幅最大的一項。此舉旨在保護美國汽車工業的一角,該行業將獲得數千億美元的聯邦補貼,以幫助美國向清潔能源的未來過渡。拜登希望利用政府對電動汽車和其他綠色技術等重型製造業的投資,為中產階級創造就業機會,並幫助自己贏得這些行業部分所在地的搖擺州的支持。在宣布之前,拜登的助手們承認了這是一種貿易政治,特意列出了他們預計將從關稅中受益的州。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萊爾·布雷納德對記者表示:「我們知道,中國的不公平做法損害了密西根州和賓夕法尼亞州以及全國各地的社區,由於拜登總統的投資議程,這些社區現在有機會恢復。」布雷納德還批評川普政府迫使中國改變不公平貿易做法的努力是「失敗」的。美國財政部長耶倫此前曾批評關稅是對消費者徵稅,但她表示,新的徵稅是合理的,因為中國過剩的工業產能對美國及其盟友和新興市場構成了威脅。她說,拜登政府不會允許廉價的中國出口損害美國工人的利益。「過去,拜登總統和我目睹了某些人為保持低價的中國進口商品激增對美國社會的影響,我們不會再容忍這種情況,」耶倫說。她解釋說,徵收關稅並不是為了「反華」。中國商務部在一份聲明中批評了這些關稅,稱中國「堅決反對」。聲明稱,拜登政府的決定是「典型的政治操弄」,將「嚴重影響雙邊合作氛圍」。中國呼籲美國撤銷這一決定,稱北京「將採取堅決措施,捍衛自身權益」。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稱,這些關稅是令人失望的「政治策略」,違反了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他還認為,中國生產的綠色能源產品與不斷增長的全球需求並沒有脫節。「我們希望美方能夠積極看待中國的發展,停止以產能過剩為藉口實施貿易保護主義,」劉鵬宇說。劉鵬宇還說,北京還沒有決定如何回應,但他指出,美國向中國出口了大量大豆,美國電動汽車製造商特斯拉去年售出了數十萬輛在中國生產的汽車。長期以來,政府官員一直在討論降低川普的部分關稅——這些關稅適用於從服裝家居照明的大量產品——同時在更具戰略意義的領域提高關稅。但官員們指出,拜登的貿易代表週二發布了一份人們期待已久的強制性評估報告,得出的結論是,由於中國藐視國際貿易規則,有必要維持所有關稅。拜登在週二發布的一份備忘錄中寫道,關稅「有效地鼓勵了中國採取積極措施」,來應對川普政府批評的一些貿易行為,但「中國的行動並不代表對這些問題做出了系統和持續的回應」。官員們本週表示,他們認為在海外採購產品和零部件的美國公司已經適應了最初的關稅,或者利用官方程序申請了關稅豁免川普最初徵收關稅的商品的相對價值,與拜登所針對商品的價值相比要小得多,這反映出他們在對華貿易問題上的重要區別。鑒於中國的出口經濟仍然高度依賴美國消費者,川普傾向於將廣泛的關稅作為對中國施加影響的一種手段。在任期間,他曾試圖利用關稅作為大棒,在兩國之間談判更有利的貿易條件,並將製造業就業崗位帶回美國,但收效甚微。川普承諾,如果他在11月贏得大選,他會走得更遠——限制兩國之間的投資,並完全禁止一些中國產品進入美國。他還承諾將更廣泛地應用這一方法,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10%的額外關稅,無論其原產地在何處。拜登選擇在其政府設定的增長目標以及清潔能源技術和半導體等美國投入巨額資金的領域提高中國的關稅。對中國太陽能電池徵收的關稅將翻一番,達到50%。某些先進的電池以及製造電池所需關鍵礦物的關稅將上升到25%。半導體關稅將翻一番,達到50%。其中一些關稅將推遲上調,這顯然是為了給國內企業留出時間來提高產量,並在中國以外尋找其他貨源。其他關稅將影響包括重金屬在內的重要搖擺州的行業。某些進口鋼鐵和鋁材產品的關稅將增加兩倍,達到25%。一些受中國廉價進口產品打擊最嚴重的行業對這些關稅大加讚賞。「隨著美國努力在關鍵的清潔能源供應鏈中建立製造業,以減少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我們需要利用一切可用的工具來推動美國太陽能製造業的發展,」美國太陽能製造商聯盟的執行董事邁克·卡爾說。「政府做出了正確的決定,加強了對我們尋求在美國生產的太陽能組件的保護。」拜登還將提高一些醫療設備的關稅,包括口罩和手術手套,官員們認為這些設備對應對大流行至關重要。美國官員認為,提高關稅是對中國政府「不公平、非市場做法」的適當反擊,這些做法包括政府對工廠的補貼,以及官員所稱的從外國競爭對手那裡竊取創新理念。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