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頒可持續分類目錄 助綠色資金融通

  圖:涵蓋4個行業及12項經濟活動

  香港金融管理局昨日發表《香港可持續金融分類目錄》(簡稱香港分類目錄),為業界在發展綠色及可持續金融時提供一套重要的評估工具,冀有助促進綠色資金的融通。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表示,現階段將會「鼓勵」銀行採納,惟長遠而言會考慮將香港分類目錄納入銀行監管政策之中。\大公報記者 楊慕輝

  香港分類目錄首階段涵蓋四個重點行業下的十二項經濟活動(詳見表)。阮國恒表示,發電、交通運輸、建築、污水與廢物處理這四個行業所涉及的銀行貸款,粗略估計佔比逾50%。金管局「鼓勵」金融界在標籤和發展產品以及作披露時,使用香港分類目錄以評估項目和資產的「綠色度」。

  香港分類目錄亦與共通綠色分類目錄(簡稱CGT)、中國的《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及歐盟的《可持續金融分類方案》接軌,金管局相信將成為一套重要工具,促進綠色資金的融通。

  持續完善和更新目錄

  舉例說,假如投資者有意投資為可再生能源項目提供融資的投資產品(例如債券),若該項目符合香港分類目錄的綠色定義,投資者便有足夠信心這些項目同時亦能符合《共通綠色分類目錄》(即歐盟與中國)的技術標準,最終有助增加項目對綠色投資者的吸引力。

  展望未來,金管局將以循序漸進的原則,持續完善和更新香港分類目錄,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工作。首先是擴大香港分類目錄所涵蓋的綠色行業和經濟活動,例如參照CGT中其他可再生能源(如水力發電)、與氫能產業相關的活動(如製造及儲存),以及綠色屋宇設備工程(如綠色照明的安裝)等。

  此外,金管局也會着手準備將轉型活動納入香港分類目錄。所謂轉型活動,大體是指未符合綠色定義,甚至是屬於高碳排放,而又需要向低碳轉型的經濟活動。一般例子包括鋼鐵及水泥等重工業。

  實體風險評估平台短期內推

  阮國恒指出,雖然香港並沒有太多這類轉型活動,但目前全球能源消耗過半來自亞洲,區內轉型融資需求殷切。他說香港雖是彈丸之地,但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可以發揮「超級聯繫人」優勢,為香港以至全球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為協助香港銀行業管理好氣候風險,金管局亦將於短期內推出實體風險評估平台,以協助業界評估在不同氣候情境下,實體風險(例如水浸風險)對香港住宅和商業建築物的潛在影響。

  他解釋說,就實體風險而言,數據的可用性和質量,是銀行評估相關風險的關鍵;而這個雲端平台包括一個資料庫,涵蓋40多項與實體風險相關的公開數據或來源,有助提高銀行理解和評估風險的能力。金管局會於現階段推出試用版,並計劃在參照業界使用經驗,及加入更多本地氣候數據後,於明年初推出正式版本。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