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宏觀/4月PMI勝預期 中國復甦具韌性\東吳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 陶川

  圖:四月剔除季節性後的PMI同樣處於榮枯線以上,這驗證了經濟回升向好的態勢並未改變。

  4月政治局會議後,製造業PMI將會怎麼走?政治局會議上對產業政策的提及次數是關鍵。以史為鑒,通常4月製造業PMI的絕對值較往年同期偏低,那麼4月政治局會議上對實體經濟的表述便會「說得越多」。不過,政策端對工業製造業的重視程度將在6月才傳導至PMI身上——4月政治局會議越強調工業製造業的重要性,那麼6月PMI的反彈空間將會越大(5月PMI形勢或許暫不會發生明顯轉變)。因此剛剛「出爐」的4月政治局會議,它是提前洞悉6月PMI表現的最佳窗口之一。

  3月PMI與4月PMI數據比較,誰更能成為宏觀經濟的「溫度計」?在經歷了春節效應褪去、3月製造業PMI反彈幅度甚大以後,本身具有環比概念的PMI在4月「略有降溫」其實並不意外。那麼3月和4月PMI到底有多大程度上受到來自季節性因素的影響?倘若剔除季節性因素的影響,誰對當前宏觀經濟的運行態勢更具指代性?

  我們嘗試測算了季節性因素對製造業PMI的影響,結果顯示春節次月製造業PMI的季節性指數偏高、難免推動PMI上升,因此春節次月通常是製造業PMI的「旺月」。今年3月製造業PMI大幅反彈的背後,除了有內地經濟回升向好的因素以外,來自於季調因子的影響也頗大(其季節性指數遠超過往年同期)。經我們測算,殘餘的季節性因子大概貢獻了3月PMI增長的68.9%。

  對比起上月,4月PMI的季節性指數更接近100%、且剔除季節性前後的「撇叉程度」明顯小於3月,因此受季節性影響略小一些的4月製造業PMI更能直接測量當前宏觀經濟的「溫度」。經我們計算,4月剔除季節性後的PMI為50.2,也同樣處於榮枯線以上,超過市場預期,這驗證了經濟回升向好的態勢並未改變。不過細項數據顯示經濟運行中仍存在一些結構性問題尚待解決,譬如與內需相關的PMI新訂單指數及PMI進口指數均有明顯回調、庫存周期也被「卡」在去庫階段久矣。

  如何提高春節過後PMI位於景氣區間的可持續性?2016年是「最佳模板」。近年來製造業PMI均在春節過後經歷了一定程度的反彈,但不同的是有些年份做到了借春節過後的「東風」、「一鼓作氣」將PMI的高景氣度貫穿全年,然而有些年份卻沒有。其中,2016年是維持春節過後製造業PMI回升動能的「優等生」——這一年,不僅僅在結構性政策上吹響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出清的「號角」;更是有總量政策的「鼎力相助」,其中財政端政府目標財政赤字率從先前的2.3%直接提升至3%。

  回到4月PMI本身,需求復甦「正在路上」。在經歷過「春節效應」後的強勢反彈後,4月PMI大多細項指標均有回調,包括PMI新訂單指數降低了1.9百分點、PMI進口指數降低了2.3百分點等等。其中,正是因為3月PMI新訂單指數上升幅度超季節性的影響,4月PMI新訂單指數的降幅也超季節性。不過,4月雖然仍有59.4%的企業表示市場需求不足,但這一比例已是近7個月以來的最低。同時大幅回調的PMI新訂單指數也仍在榮枯線之上,這些均是需求復甦的積極信號。

  市場需求增 原料價格升

  生產端是促使PMI維持高景氣度的支撐項。PMI大多細項指標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回調,但是PMI生產指數不降反升,從3月的52.2%升至4月的52.9%,拉動PMI增長0.18個百分點。工業端「生產更強、需求稍弱」的情景再次浮現。

  在需求回暖的大背景下,兩大價格指數均有回升。受益於需求端整體回暖,PMI原材料價格指數繼續保持上升趨勢,值得注意的是4月其上升斜率變大,升高3.5百分點、錄得54%。同時市場需求保持增長疊加原材料價格上升,對製造業產品銷售價格也有所支撐,4月PMI出廠價格指數升高1.7百分點、錄得49.1%。基於原材料價格上升幅度大於出廠價格的情形,我們認為這將改善工業上游行業利潤表現。

  庫存周期仍被「卡」在了去庫末、補庫初的位置。形容當前工業需求端的最佳詞彙,是「復甦」、而非「強勁」。也正是因為如此,庫存周期遲遲未正式邁入補庫周期。4月PMI產成品庫存指數下降1.6百分點至47.3%,顯示出去庫態勢。

  非製造業的「引擎」待加油助力。4月建築業PMI為56.3%(環比+0.1百分點),建築業PMI表現「不溫不火」的原因在於今年以來基建發力稍弱以及房地產並未完全恢復。4月服務業PMI為50.3%(環比-2.1百分點),降幅略大的主因是春節效應已全然散去。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